江西盛祥電子公司于2011年6月注冊并入駐九江開發區出口加工區區外,經過短短5年的發展,企業不僅成為開發區新材料的龍頭企業之一,而且于2015年10月27日完成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實現了我市企業在“新三板”市場上零的突破。
在歷經世界經濟下滑的大形勢中,在國內電子布市場整體不景氣的大環境下,盛祥電子卻實現了逆勢突圍,經營業績大幅提升,并在資本市場上獲得突破。他們是怎么做到的?這對我市其他中小企業的發展起到很好的借鑒意義。
采訪中,潯陽晚報記者獲悉,盛祥電子的成功在于創新,主動適應國家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以創新思路破解發展難題,通過科技創新、市場轉型、新品研發、生產技改、資本上市等一系列措施,推動了公司快速發展。“早創新早主動,早創新早受益。”這正是企業發展的真實寫照。
翻開盛祥電子2015年業績表,可以看到發展數據一路飄紅。2015年營業收入70528226.26元、營業利潤604736.84元、凈利潤5016145.99元,分別比2014年增加147.98%和222.36%。經濟效益的“井噴式”增長,得益于企業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的模式。
在科技創新中,公司采用成熟的噴氣織機技術,成功掌握了玻纖電子布整經、織布、后處理的全部工藝技術及“日東紡”漿料配方體系,有效避免了毛羽量、紗線蓬松性、紗線寬度等眾多指標上的缺陷,同時采用水針刺開纖模式,最大程度上保證了產品的含浸性和樹脂親和度,極大地提高了產品品質。
公司在生產常規1270-210電子布的同時,積極更改生產工藝,研究開發電子布新品種,向高端市場進軍,成功生產出7628HPST系列新品種電子布,新品種毛利率達到50%左右,比原有電子布產品毛利率(約15.60%)高34.4%,適應了市場的需要,新品種產量逐步上升已占到總產量的5.6%以上。
公司擁有的現代化印制線路板用玻璃布生產線的主要設備均來自美德兩國,為更合理利用設備,公司2015年投入了600萬元圍繞產品質量提升、節能降耗等方面進行了18項技改,重點對后處理設備改造:FN發送裝置、FN含浸擠壓裝置、FN烘干爐、卷取糾邊裝置、KH烘干爐、燜燒爐等改造,取得了節能20%以上的改進效率,極大提高了產品品質。
立足當前,面對未來,如何有效提升品牌知名度并借助資本市場解決企業未來發展的資金需求是企業發展的當務之急。公司借助國家“新三板”的擴容政策,大力推進企業到“新三板”掛牌進程,最終,在省、市、區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中信證券、省高投等中介機構的共同努力下,盛祥電子于2015年9月24日正式收到全國中小企業股轉系統公司發來的掛牌確認函。盛祥電子在“新三板”成功掛牌,成為我市首家注冊地在九江的“新三板”掛牌企業,這是公司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我市2015年的一件大事。今后,公司計劃投建二期項目,主要生產更高規格的2116電子布,進軍手機終端、交通運輸設備、航空航天設備等市場,進一步搶占高端產品市場。
盛祥電子的發展路徑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這正是創新的結果,只有創新才能使企業立于市場,只有創新才能激發活力,盛祥發展的歷程可對我市中小企業的發展起到很好的借鑒意義。